2020年1月1日17時許,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高層住宅發生火災,由于消防“生命通道”被社會車輛占用,延誤滅火救援,大火順著著火建筑外墻立面,從2層一直燒到30層,現場觸目驚心。
危急之下,當地居民一呼百應,配合消防人員齊心協力將一輛白色小轎車推翻至人行道,為消防車創造出了一條“生命通道”。

消防通道被堵有多危險?
消防通道堵塞耽誤的幾分鐘,足以讓小火變成大火,相當于間接地導致了大火的產生。
據現場一位群眾反映,火情蔓延之快令他始料未及,都來不及拍照的功夫,火焰就躥到了10多樓,很快就燒到了頂層。
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全國各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中,80%以上有消防通道堵塞的情況。近10年我國發生的群死群傷火災中,約半數是因為消防通道阻塞造成。
發生火災時,滅火救援都是爭分奪秒。消防通道一旦被堵,會直接影響到火災、地震等突發事故發生后人員的疏散、急救車輛的進入,貽誤最佳時機,嚴重阻礙救援。
剛剛過去的2019年,便發生過多起占用消防車道,導致救援延誤的事件。

沒地方停車怎么辦?只能往消防車道上去停;反正也沒人查,沒人管;火災事件又不是經常發生,占一下沒關系…
隨著近些年我國各地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,車多地少的情況十分普遍,居民種種僥幸心理的存在,導致消防通道被占、堵塞、封閉的現象屢見不鮮,在危急時刻嚴重影響救援工作,到底該如何有效破解這種現象呢?
政府采取整頓措施
據一同參與推翻車的魯先生說,“掀車的都是居民,沒有消防隊員參與,大家都是一呼百應,我認為它堵在消防通道上了,是車主的不對,所以沒有擔心過參與掀車會不會被索賠。”
根據消防法第六十條第一款、第二款規定,對占用、堵塞、封閉消防車通道,妨礙消防車通行的行為,對單位責令改正,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;對個人,有占用、堵塞、封閉消防車通道,妨礙消防車通行的行為的,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;經責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,可以采取強制拆除、清除、拖離等代履行措施強制執行,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。
道路交通安全法相應的地方性消防條例也明確規定了“發生緊急情況時,對阻礙消防車通行的障礙物和車輛可以實施拆除和強制讓道”。
2019年12月12日,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下發了《關于進一步明確消防車通道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》,明確消防車通道的標識設置、管理責任、行政處罰和強制措施,明確將違法行為納入信用體系,將消防安全嚴重失信行為記入企業信用檔案和個人誠信記錄,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,實施聯合懲戒措施。
2019年12月16日,又下發通知在冬春火災防控工作期間,在全國組織開展打通“生命通道”集中治理行動,從發布通告、劃線管理、組織清理、執法整治、宣傳曝光、熟悉演練“六個方面”開展集中治理。
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通“生命通道”
一般情況下,消防部門對于占用消防安全通道的處罰,有著一系列復雜的程序。
首先要現場取證,這第一步就有難度,因為經常是車在人不在,而辦案人員不能一直等候,這樣很難有效對消防占道行為進行處理;且辦案人員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及時發現占道行為,一旦發生火災,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,占道行為會很大的阻礙救援工作的進行。
如何在消防通道被占用的第一時間,有效及時地通知消防部門進行處理呢?
→市民舉報
鼓勵市民隨時隨地舉報消防占道行為。
優勢:聯合大眾實行大范圍的治理,增強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。

→安裝無線車輛檢測器
采用物聯網技術方案,將地磁車檢器埋入消防通道下,可精確探測通道上是否有車占用。若有車輛駛入消防通道,地磁車檢器可立即將收集到的數據,通過LoRa/NB-IoT網絡傳輸到物聯網管理平臺,通知管理人員及時進行處理。
優勢:地磁車輛檢測器采用地磁和雷達雙模聯合檢測技術,車位檢測準確率達99.9%,若有消防占道行為,可立即上報通知附近辦案人員,就近處理,隨時守護“生命通道”的暢通。

消防通道堵沒堵,相差的幾分多鐘救援時間,足以讓小火變成大火,嚴重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。保障消防通道暢通是每個公民的義務,更是一份事關生命安全的神圣之責,這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,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。
中國正大步跨入智慧城市管理模式,地磁車輛檢測器無需布線,安裝簡單,支持手機小程序無線升級和校準,可拆卸結構設計,有利于運營維護,優勢突出,其存在可以給國家社會提供更聰明、更準確、更科學的管理方式。
